有在玩水族的人,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檢測水質的儀器,像是之前我講過的TDS計。

在眾多數值中,PH值相當重要,每種魚蝦、水草、螺,都有自己喜歡的PH值範圍,超過範圍之外,可能就不容易繁殖,甚至死亡。

因此我有買一枝PH筆,來測自己養的水。

-------

我用PH計測出來的水質

出於好奇心,除了測魚缸的水以外,我也測了很多身旁可以測的液體,看看他們的PH值是多少?這幾天測了不少東西,數據如下:

75%消毒用酒精:7.0

我家抽的地下水(屏東地區):8.4

我家喝的山泉水:7.6

魚缸水:7.6

雨水(屏東地區,偏山區):5.7

一開始剛買來,我就先測酒精的PH值,我們都知道酒精屬於中性,如果測出來不是中性,我直接拿去退。

結果測出來沒有懸念,就是7.0,不多也不少。

之後測了我常使用的一些水分,比較讓我訝異的是地下水是8.4,偏鹼。

至於平常在喝的水,我家喝的水是去載20公升5元的那種,PH值7.6,我也拿我同學在超商買的水來測,也是7.6。

最後,我一直很好奇我們這邊的雨是否屬於酸雨,剛好最近一直下雨,我就去外面取水回來測了,結果測出來是5.7。

PH5.7 雨水

------
酸雨

根據環保署的官網所寫,科學家定義酸雨:受到人為酸性污染物影響的雨水,且 pH 值小於 5.0。

顯然我們測出來的5.7,不算是酸雨。

那為什麼雨是酸性的呢?縱使不是酸雨,5.7也是屬於酸性。

主要是因為雨水中含有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,這些物質溶於水即為酸性,因此即使不是酸雨,雨水本身就是酸性。

在台灣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,下雨不是酸雨挺難得

我整理了一下,可能的原因:

1、在我所居住的低方,靠近山區,比較少工業區,雨水被汙染的機會比較少。

2、開春以來,已經下過不少次雨了。若是開春前幾次下雨,那麼挾帶這些污染元素的機會就比較大;反之,如果你收集的雨水,不是今年度下雨的前幾次,那檢測出來是酸雨的機率就比較小。

3、疫情。2020年以來,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,大家比較少出門,許多工業、商業活動都停擺,汽機車排放也降低,這有可能是環境變好的一個契機。

「說到這個,這幾天有個新聞引起我的注意,因為台灣疫情爆發,許多山區管制,非必要禁止進入,玉山上的稀有動物逐漸出沒。看到新聞的當下,我就在想,或許人類才是這個世界的病毒吧。」

---------
雨水可不可以拿來養魚?

這個在論壇上,意見兩極。

一方觀點是覺得現在空氣汙染這麼嚴重,雨水大多有毒,不要拿來養魚。

一方觀點是雨水屬於自然產物,池塘、河川都是雨水堆積起來的,比起自來水更加自然。

我個人是覺得,用想的都是空談,測一測就知道了。

把雨水拿來測各項數據,一翻兩瞪眼。

當然我不否認就算數值全數符合,也不代表就適合養魚蝦,但與其爭論那些水可以養,哪些水不能養,倒不如測過,或者養過再來談。

目前以我測的數值,雨水的TDS:6,PH:5.7,都算是不錯的水質。

我也有個室外池,裡面全是雨水,玉如意、野化孔雀魚、朱文錦、黑殼蝦……等,比較容易活的,都過得不錯。

至於其他魚種,等我實際試過再跟大家分享。

切記,養魚養蝦不能光用講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元元不絕 的頭像
    元元不絕

    元元不絕

    元元不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