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小的時候,是班上的第十名,也不是所有的成績都很差,但我的英文一直不好,直到我選擇去補習,成績才落在班上前三名;後來上了國中,國一的時候,有一些國小同學到外縣市去念國中,有些則和我念了地區的國中,國中是很容易被同學影響的年紀,一旦和一群不好的同學在一起,被帶壞只是時間的問題,國小班上成績比較好的,有八成後來都被帶壞,就沒有繼續念書了。
到了國三,大考之前,面對人生第一次的大考,難免有些緊張,畢竟那將決定我們未來可以念哪一所高中,這時出現了一個奇妙的轉變,原本段考前幾名的同學,會有一部分在大考的時候失利;相反的,有一些黑馬會在大考的時候突出。並不是說那些本來成績好的人,到大考卻失利是因為運氣不好,大多是因為準備的方式早就不對,因為國中段考考前一天看,還是可以拿到很好成績,大考則需要長時間的累積,不能段考後就把以前學會的東西忘掉,否則就會是在大考的時候掉下來的那些人,這時候受挫折,會有一部分的人放棄念高中。
高中和國中是完全不同的方向,難度可謂上升了一大截,國中即便拿了5A,也不代表高中就領先其他同學,就只是有多一點的背景知識。我們那屆就很有多只有2A但70級分以上的;也有5A但不到50級分的,而且還不少,說明了若是高中之後就沒有繼續念書,那麼優勢也會慢慢消磨。
高一有很多認真的同學,用盡全力想要贏在起跑點,確實在段考中可以在校排綁當中看到那些人的名字;到了高三大考前,早已不見當年那些人的滿腔熱血,只希望趕快結束大考,最後拿到不盡人意的成績;而有些人一開始沒有特別突出,但始終跟上腳步,最後卻拿到了不錯的成績,他們並沒有付出多很多的努力,就只是用同樣的步伐前進,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,而我是其中一個。
我不是聰明的學生,一開始接觸新的科目或者是換新的環境時,我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,對於數學、物理等科目,很多都是長時間的閱讀和寫題目之後才慢慢理解,相較於一些只看一遍的就會的同學,真的是相形失色;但我依舊達到我的目標,用還可以的成績進到想要的學系,最後也如願通過國考。
說了這麼多我的讀書經歷,結論只有一個:
"念書最重要的事是不要放棄"
這句話是我從國小、國中、高中,一直到大學通過國家考試,最精簡的結論。
在小時候,一定有成績在班上還不錯,但最後並沒有走升學這條路的人,而且還不少,他們或許是認為念書並不適合他們,有自己的規劃;可能是覺得念書也沒什麼用,大學畢業也不過23K;可能是單純覺得累,不想努力,就沒有繼續念書了。
不管是因為什麼理由,只要別人放棄了而你依然繼續往前走,你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,一旦時間久了,你繼續往自己的目標前進,對手卻少了一大半,真正從一開始努力到大考前的人,真的是少之又少。
"放棄了就沒了,但不放棄的話對手只會越來越少。"
目標明確才能勇往直前
有了目標之後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準備,才能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去努力,不會走偏;若是目標不夠明確,像是「我覺得分數能越高越好。」「唸到哪裡就讀哪裡。」這樣很容易就在努力的過程中,給自己一個這樣就好了的暗示,久而久之就變成好像沒有也無所謂的感覺,那麼當然不會堅持到最後。
建議所有要考試的人都可以給自己設立一個明確的目標,你才能往那個目標勇往直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