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了鑽紋螺之後,因為缸內的螺會被吃光光,而眾所周知,缸內的螺類有助於清除剛壁上的菌落、藻類,也就是可以幫我們清缸壁。養了鑽紋螺之後,這些幫我們清缸壁的螺被吃掉了,理所當然缸壁上的藻類、菌落便會重新長出來,我們就要定期拿刷子清理缸壁,或者養鼠魚、小精靈這一類的食苔魚類,幫忙我們清除缸壁上的藻類,才不會看起來總是霧霧的。
基本上,一般的魚缸、水草缸、蝦缸,像囊螺、馬來螺這一類的雜螺,很容易就自己長出來,並且定居在你的魚缸裡面,不請自來。他們雖然看起來有些不討喜,數量多的時候甚至有點噁心,但是因為有了他們,可以省去很多刷缸壁的時間,可以說,只要你沒去特別處理這些雜螺,他們就會很認份的替你工作,有他們在,要長出藻類反而是一件難事。
▼養了鑽紋螺後兩周,缸壁就開始長出一些菌落,看起來霧霧的
不得不說,開始養水族生物之後,知曉了許多相關的水族知識,了解到不是所有魚、蝦、螺、水草都可以隨便丟在一起的,而是要根據每種不同水生生物的特性,彼此互補、互利,才能養的好、養的久。
假如你喜歡螺,覺得螺很可愛,想要養很多種的螺類,結果將鑽紋螺也丟了進去,那豈不是自找麻煩。
不只是水族,所有興趣都要做好功課再踏進去,才不會一開始就遭遇挫折,催生放棄的想法。
支持我
◎ 關注社群|FB粉絲團、追蹤IG:麻鼠揪麻將
◎ 點擊以下連結購物(您不會有額外支出,但我會有微薄的獎金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