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我發了一篇文章,跟大家分享我要去北大武,那時雀躍又期待,如今平安歸來後,有好多事情可以分享。
北大武山是我人生清單中的其中一項,一定要登頂一次。
因為自己從小到大都在屏東長大,也在屏東完成所有的學業,是土生土長的屏東人,加上我又喜歡爬山,北大武這個位在屏東、富有傳奇色彩的南疆聖山,就變成了我一定要去的一座山。
登頂的感動,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,我記得當時我在寒風中大聲地嘶吼,心中的感動不言而喻。
第一次
北大武山是我各種層面的第一次,有很多記憶點
第一次爬百岳
第一次去北大武山
第一次上3000m以上的高山
第一次負重15kg上山
第一次吃協作餐
第一次在山上過夜
第一次爬兩天以上的山
第一次在山上過情人節
第一次三天沒洗澡(三天兩夜的行程)
光是"第一座百岳",就足以讓北大武成為我未來不可忘記的一座山。何況我作為一個屏東人,其他百岳可以不去,但是一定要去一次南疆聖山。
即使許多山友建議,第一座百岳不要去北大武,太硬了,但是北大武對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,即使第一次失敗,我也會來第二次。
因為以前沒有上過3000m以上的高山,所以不曉得這個高度,自己會不會有高山症,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我並沒有吃高山症的藥。
相對的,我還是將兩款常用的登山症用藥帶在身上,分別是acetazolamide以及dexamethasone,改天再跟大家介紹登山症的用藥。
後來我一點症狀都沒有,實在是太好了,一定是受到山神的祝福。
套一句登山老前輩的話:「登頂,純粹只是山願意讓我上來而已。」
山上的情人節
這次三天兩夜的行程,2/14~2/16,第一天剛好是情人節。
因此我一直被女友被調侃:「你真好阿,情人節帶我來這種地方。」
不過話是這樣說,我很感謝她願意陪我上來,不然爬山的時候,我的心一定都掛在遠方。
雖然在7K(2800m)左右,她因為高山症,在我朋友的陪同下,先下去山莊了,沒法和我一起登頂,算是一個小遺憾。
不過以她的體力,加上爬山次數不多,能爬到這裡已經是我的意料之外了。
除了身體不舒服的那段時間,其他時間還是挺歡樂的,畢竟爬山最重要的部分不是登頂,而是過程。
如果她想要登頂的話,我還是會再帶她去,無論失敗幾次。
最後附上我們在喜多麗斷崖(3.8K)的放閃照
巧遇檜谷山莊莊主-吳德發
2//14(第一天)上山的時候,在舊登山口附近,1K左右的路上,我們巧遇一個赤腳的阿伯,穿著顯眼的橘色上衣,揹著一堆奇怪的東西,赤腳的走向前向我搭訕。
「嘿!年輕人,你怎麼這麼厲害,帶著四個女生上山。」
然後我用尷尬又不失禮貌地微笑回應。
簡單了聊了幾句之後,阿伯向我們叮囑上山要注意的事情。
阿伯提議要拍照,於是我們就一起拍了一些照片。
「我是FB粉絲團的小編,如果遇到事情,可以在FB粉絲團私訊我,我替你們解決。」他親切地說著
看來阿伯是北大武山的管理員身份。
之後我們在更高的地方休息,和山友聊天。
「我們在登山口附近有遇到一個赤腳的阿伯,說他是FB粉絲團的小編,還有跟他拍照哦。」
「赤腳的?他是北大武很有名的吳德發–發哥哦!也是檜谷山莊的莊主。這幾年因為上山的人變多,出意外的人也變多,很多次消防隊還沒到救難現場,他就一個人先到了,是個救人無數的阿伯哦!」
「真的假的,我還以為只是奇怪的阿伯,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。」
2/16(第三天),下山的時候,在舊登山口與新登山口之間,我又遇到了莊主。
不同於第一次親切樣子,這次相對嚴肅,後面跟著一個人,看來是在工作。
不過發哥還是答應我跟他拍照了,於是就有下面這一張:
回家之後,我上網查了一下,發現他的事蹟還真的不少,如同山友所說的"救人無數"。
原來是個厲害的阿伯阿!運氣真好,被我遇到兩次。
建議大家可以上北大武的粉專看看,發哥的文筆很好,寫了不少實用的文章。
FB連結在這:屏東林區管理處北大武山資訊站
結論
最後,來下個結論,與其說是這趟百岳之旅的結論,不如說是我近期對爬山這個運動的結論
爬山的所見所聞,心中所感,都將成為未來我的人格,這其中包括對大自然的敬畏、對自己能力的評估、生活方面的能力、與山友的邂逅與溝通、認識動植物……等。
各種能力都會用的上,假使本來不會,也必須學會。
其實不只是爬山這個運動,所有運動都會對人有正向的影響,不單單指的是身體方面,性格方面更是如此。
因此,我一直很堅持小孩一定要學2項以上的運動,並且熱愛它,很多大人教不會的事情,運動就會教給小孩了。
爬山也是很棒的一項運動,只是因為爬山相對危險,一開始需要有大人陪同,必須教他爬山的技巧、野外求生的基本觀念、裝備與隊友的挑選、評估山的難度以及自己的能力、求救的方式……等。
畢竟就像檜谷山莊莊主吳德發所說的:「沒有準備好就上山,相當於自殺。」
登山是一個很棒的運動,前提是安全!
其他登山筆記
支持我
◎ 關注社群|FB粉絲團、追蹤IG:麻鼠揪麻將
◎ 點擊以下連結購物(您不會有額外支出,但我會有微薄的獎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