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局在這幾年竄起,疫情之後尤其明顯。
先來看看藥局這個關鍵字的趨勢:
藥局搜尋的趨勢上,有兩個明顯的高峰:
1、2020年2月
2、2022年5月
我們分別用維基百科,看看當時台灣發生什麼事:
1、維基百科台灣2月
2020/2/6: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紓解各地超商口罩搶購亂象,民眾即日起可持健保卡至藥局購買,每人7天內限購2片。
原來健保卡領口罩,是從2020年2月開始,回過頭來看,居然也過了四年了。
2、維基百科台灣5月
2022/05/01:「單日本土」及「單日新增」確診病例新高,並已經連4天本土單日確診破萬例。
Covid-19本土疫情從這個時間點爆發,間接影響搜尋藥局關鍵字的人數,可能是要找快篩、口罩、感冒藥。
從上面兩個趨勢來看,藥局的搜尋量變多,與台灣兩次的疫情爆發有著密切關係。
第一個時間點,疫情在世界爆發(2020年初),台灣因為良好的防疫措施,因此本土個案並不多。國外疫情人數指數上升的時候,台灣的本土案例卻是每天掛零,在社群媒體上很多人相繼分享【本土+0】的圖文,並且感謝防疫團隊的努力。
第二個時間點,疫情在台灣爆發(2022年5月),台灣本土的疫情人數上升,甚至每天都有破萬人確診,不過當時已經有許多人打過疫苗,多半是輕症,況且其他國家也已經都爆發過了,疫情在台灣擴散,只是遲早的事情。當時我的心情是:「不意外,但依舊會擔心。」
從藥局搜尋關鍵字與疫情的高度相關,就可以知道民眾在疫情爆發期間,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藥局,藥師站出來發口罩、快篩,置身在風險中。
尤記當時藥局門口排隊、抽號碼牌,甚至還會有因為沒有領到口罩、快篩,而跟其他藥師大小聲,或是因為插隊而跟其他客人吵起來。
一方面要承受龐大的工作量;一方面也要擔心自己會不會感染,身處在疫情時代的藥師,真的值得大家一句:「辛苦了!」
支持我
◎ 作者介紹|元元不絕部落格
◎ 其他連結|藥師阿元部落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