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現代醫療進步的社會中,許多長輩因為年齡增長,健康狀況逐漸複雜,經常需要服用多種藥物,尤其是有三高的長輩。
別的不說,光是「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」這三種慢性疾病所要吃的藥就很多顆了,夠長輩們折騰了。
如果說所有的藥品的頻率都一樣倒還好,比如都是一天一顆(QD),或者都是一天兩顆(BID)。怕的是「有些藥是一天一顆;有些藥是一天兩顆。」那就很容易搞混。
而且其實這種多種藥品使用頻率不同的情況很常見!
再者,許多長輩因視力下降、記憶力減退或是看不懂藥袋上面的說明文字,容易發生服藥錯誤的情況。
簡言之,阿元整理了長輩在服用藥品的時候,可能會遇到的幾個困難:
1、頻率複雜。不知道哪些一天吃一次?哪些一天吃兩次?
2、藥袋看不懂。藥袋上面所寫的藥物使用頻率看不懂、注意事項也看不懂。
3、聽不清楚。醫師或藥師在解釋藥物使用方法,長輩一直點頭,但其實聽不懂。
為了確保他們能夠正確服用藥物,善用藥盒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家人或照護者可以事先將長輩每天所需的藥物分類存放,放入藥盒中,一方面可以減少長輩吃錯藥的情況,另一方面也可以觀察藥盒當中藥品的狀況,督促長輩服用藥物,一舉多得。
那麼,藥盒有方形的、有圓的、有長的,有七格的、十四格的、二十八格的,要挑選哪一種?
阿元建議,直接挑「七天份、二十八格」的長方形藥盒,用起來最清楚。
7(天份)x 4(一天四格)= 28格
一天四格所代表的使用時間,分別是:早上、中午、晚上、睡前。涵蓋了幾乎所有的服藥時段。
即便長輩的藥品使用頻率,一天最多也只有兩次(BID),我依然會建議選擇28格藥盒,而非14格的。
原因有兩個:
1、提醒作用。頻率"一天兩次(BID)"若為早晚飯後吃一顆,若是使用28格藥盒,那麼中午那一格就會空著,便可以提醒長輩中午不用吃藥。反之,使用14格藥盒,一天只有兩格,那麼在漫長的一天當中,長輩久了可能就會忘了那2顆吃的時機,是中午晚上?還是早上晚上?
2、藥品的頻率可能會更改。慢性處方藥品的使用頻率、劑量,會根據健康檢查報告來調整,服用慢性病處方藥的患者通常三個月回診一次,回診之後醫師會根據個案的狀況調整藥品的劑量跟使用頻率。如果本來使用的藥盒是14格的,那麼之後藥品使用頻率改成一天三次(TID),甚至是一天四次(QID),那藥盒還是要重買,不如一開始就買28格的。
不過阿元也是要提醒大家,28格藥盒只能"提示使用的時段",不能提示更多詳細的服用資訊。
比如那些使用方式較為複雜的藥品就比較不合適,例如:需要空腹服用、需要飯前服用,或者不同時間服用不同的劑量。這些就比較難以用藥盒的方式去提醒長輩,可能要多加留意。
對於年長者來說,這些服藥規則不僅容易混淆,還可能因記憶衰退而忘記服藥,或誤以為已經服用而重複服藥,進而影響健康。
下個簡單的總結。
現代的長輩容易有三高疾病,需要服用的藥物很多,但又常常看不懂、聽不懂、容易忘記,就會在服藥過程中出現問題。
而藥盒是一個簡單的工具,能幫助我們管理藥物,確保用藥安全。家人協助長輩使用藥盒,搭配其他提醒方式,就能確保長輩能夠正確服藥。
要買藥盒,阿元建議"7(天份)x 4(一天四格)= 28格的藥盒"
關於我
◎ 元元不絕首頁|元元不絕部落格
◎ 相關文章列表|健康保健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