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常常爬山,不管大山、小山;百岳、郊山,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山友。
可能是經過時打個招呼,也可能坐下休息聊個天,談談自己曾經去過的山,分享趣聞,也有些山友,會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。
甚至情投意合的山友,交換聯絡方式,就變成了下次一起爬山的夥伴,我有朋友就是這樣交了很多來自台灣各地的朋友。
說起來真有趣,幾乎每次爬山,我都會收到山友的投食,雖然每次我自己都有帶東西上來,不過因為山友會給各式各樣的食物,到最後我的東西都沒吃多少,又揹下去了。雖然有時候會懷疑是不是他們揹太多上來,然後沒打算再揹下去,所以索性分一分了XD
不過我也發現,爬越高的山,爬得越高的當下,山友也越親切。
爬山,(或者更廣泛地說運動、健行),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接近,我想這是登山界難能可貴的資產。
今天就盤點一下,三個山友暖心的行為,比起美麗的風景,更讓人喜歡爬山。
1)熱情的打招呼
在路邊,不認識的人跟你打招呼,你一定會覺得對方是怪人,是不是意圖不軌,或者會乾脆當是他認錯人了。
但是在山上,10個山友就有7~8個會主動跟你打招呼,而且你也不會覺得奇怪。
一句簡單的早安、午安、晚安,一句你好、加油,滿滿的熱情,即使我們素未謀面,也能彼此祝福,多棒的一件事。
2)投食
「喝杯茶吧!」、「要不要吃橘子?」、「我有多的餅乾,你要不要?」「午餐吃了沒?」「幫我們把這些吃完。」
這幾句是我爬山到休息區時,最常聽到的話。
山友總是熱情的遞食物給我,不管東南西北,不管百岳郊山,即使我們素未謀面,依然分享東西給我吃。
雖然我都會客氣的說:「不用了」,但是不曉得為什麼最後還是都到我的肚子裡了,真是奇怪。
常常收到別人給的食物,最近我也會帶東西上去分享,只不過還沒有人收過我給的東西就是了,不知道是不是長的不夠親切呢?
3)讓路
爬山容易遇到懸崖峭壁,尤其在陵線上的時候。假如狹路相逢的話,兩個人都走動,太危險了,所以通常山友都會主動讓路。
至於誰該讓誰比較好,要視情況,看看是誰停下來之後,另一方會比較好走,假如兩邊看起來差不多,有一邊要先讓,對方也通常會讓路,很少人會跟你爭誰先走。
下山的人要讓上山的人先走,因為下山起步比上山起步容易的多,所以盡量讓上山的人不要停下來。
再來還有一點,山友跟我說:讓路的人要站內側,先走的人要站外側,說法如下:
「如果讓走動的人在內側,移動而擠壓到外側(停的人)人的空間,一不小心推擠到對方,很容易就掉下去了,因為走動的人會比停止的人更容易踩穩下一步、控制重心,所以讓行走的人走外側。」
我想一想也覺得挺合理的,不過畢竟無從考證,如果有專家覺得怪怪的、有錯,歡迎告知我。
***跟大家分享我的蝦皮登山配件清單。點擊連結進去,會看到"登山配件"的群組,裡面有我買過、覺得不錯的登山配件,只要用蝦皮就可以購買,超級方便。***
關於我
◎ 作者介紹|小元仔藥師與元元不絕部落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