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是這樣的,有一次在打LOL爬排,打了快一整天,那時候我的牌位在銀一,終於打到最關鍵BO5,再贏一場就可以升金牌了。遊戲開始五分鐘我就看到上路被首殺,不過這沒什麼嘛~~打積分最重要的還是穩定發育讓中期團站有優勢,後期陣容最重要的還是陣容,首殺根本沒什麼,然後你猜怎樣?
我們家上路跳Game了!!!
我們家上路跳Game了!!!
我們家上路跳Game了!!!
我的心情大概就是這樣:(ʘдʘ╬) (ʘдʘ╬) (ʘдʘ╬)
事情是這樣的,有一次在打LOL爬排,打了快一整天,那時候我的牌位在銀一,終於打到最關鍵BO5,再贏一場就可以升金牌了。遊戲開始五分鐘我就看到上路被首殺,不過這沒什麼嘛~~打積分最重要的還是穩定發育讓中期團站有優勢,後期陣容最重要的還是陣容,首殺根本沒什麼,然後你猜怎樣?
我們家上路跳Game了!!!
我們家上路跳Game了!!!
我們家上路跳Game了!!!
我的心情大概就是這樣:(ʘдʘ╬) (ʘдʘ╬) (ʘдʘ╬)
周末和國中同學一起出去玩,我覺得國中到大學還有再連絡的真的不容易,要好好珍惜這段友誼。
先來一張台東市的風景照,台東真的是美如畫,四處都可以拍照,空氣又好,很適合放鬆的地方。
我們是從屏東坐火車到台東(大概兩個小時半),然後在那裡租摩托車(約350元/天)後開始趴趴走。
在青春洋溢校園小說中,學校校隊的男生是作者很好發揮的題材,男主角是球隊隊長的梗不曉得被拿來用幾次,還有就是各種令人熱血沸騰的情節,反敗為勝的壓秒三分球、排球場上用命救起的兇猛殺球、一顆漂亮的再見全壘打……等,都是我們對於青春不可抹滅的印象。叛逆時期的國中生如我們可能不在乎很多長輩認為我們該做的事,但絕不能任由球場上的自己懦弱,由此可知,對於一個陽光的男孩而言,在球場上爭風頭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。以我來說,如果有人問我的青春哪個時刻最感動,我會說學測放榜那天,以及那時射門進球的瞬間。
不過曲棍球不是很熱門的運動,至於開始打的契機呢?事情是這樣的,國二有一天,我的朋友問我要不要一起加入曲棍球隊,我馬上就答應了,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懂那時候的我是在果斷幾點的,就這樣直接拿起球棍打了起來。那天之後,我的生活除了讀書就是打球,因為可以請公假練球,所以我們總是樂此不疲,印象很深的是我們固定團練的那兩節課剛好是英文課,我們英文老師還因此特別生氣。
曲棍球是一個不好上手的運動,光盤球到可以帶球走就花了很多時間,不過上手之後就會覺得相當有趣,雖然南台灣總是艷陽高照,導致每次練完球都是滿身大汗,不過幾乎沒有一次有先發缺席,大家都期待每一次的團練,每一次的比賽,以及每一次的合法翹課,那可以說是我國中時期,最快樂的時光。
比賽打的通常是小場,一個守門員,以及五個球員。我打的位置一直都是中前鋒,俗稱箭頭,負責進攻時主導左右兩翼以及帶球進射門區,是一個拿分的位置,在這個需要檔球以及碰撞的運動中是相對安全的。一場比賽四十五分鐘,分三個小節,一開始沒有體力訓練,打到第三節的時候真的站著都很難,通常球飛出去等的時間就會用手撐在膝蓋上休息,汗滴的比下雨還誇張,我的位置常常要帶球跑,跑到後來會因為體力不夠,帶也隨便帶,球也隨便傳,對面也是一樣的情況,那時候我想只要可以在第三節拿出第一節的體力,要拿冠軍一定不是問題。
初入大學時有很多團體活動,有班上的也有系上的。班上的不外乎當幹部、抽直屬等,系上的就比較多元,像迎新、茶會、系學會等各種代表性的大活動都是很典型的團體活動。
有些大學活動的風氣並不盛行,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活力,或許大家忙於自己的課業,或許大家無心於公共事務,覺得沒有必要花時間投資在這些事情上面;無論如何,這些種種的想法堆積,就變成了一個班級、科系乃至一間學校的風氣。
還記得高二的我參加了生物研究社並且擔任社長,那時候的生研社是學校滿大的社團,滿個學期固定會有一~兩個大活動以及零零碎碎的各種參訪和展覽等小活動,我幾乎花了和課業一樣的時間在玩社團,那是我曾經對生物的熱情,很活躍也很快樂,當你全心全意在做一件你有熱情的事時,那種自己散發出來的氛圍,自己也可以感受的到,會有一股力量,讓身旁的人事物想要幫助我完成我想追求的,也自然越來越有自信。
相較下,大一的我簡直是槁木死灰,除了迎新之外幾乎沒有參加任何活動,我跟自己說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打工、在學電腦,但自己心裡很清楚這些事情在適當的時間規劃下是可以兼顧的,說到底也只是不想做的藉口。那時候的我可以說是人生的最低潮,在人生的旅途上,沒有一次這麼的消極,或許因為離開了原本最喜歡的朋友圈,或許是因為留在原本的家鄉念書,也或許是因為失戀;總之,書一樣讀,班一樣去上,聚會一樣會去,但很多事情,我都不再有熱忱,半推半就。大一下又往下走一層,我試圖找到一個可以開啟新視野的窗口,尋找那個可以讓我的生活有所改變的契子,結果是又一次的打擊,又一次的失落,最後連書我都讀不下了,做每件事情都覺得很煩。永遠記得那一次崩潰的跟朋友哭著說:「原本的我去哪了?」。然後迷失了自我,說實話是對自己失望,很失望。
該是這樣嗎?我還是想走出來,嘗試改變,幸運的地方在於當我有這個念頭的時候,老天一次給了我好多機會,幾乎是同一時間的大家都邀請我一起參與活動,國中時候我最崇敬的學長委託我擔任國中營隊的副召,同學找我當康樂一起計畫下學期的抽直屬活動,高中社團的老師邀請我參加學弟舉辦的春遊,學期初的時候和細心的同學一起當新生輔導員,擔任迎新隊輔找到合得來的夥伴,族繁不及備載。
嗯……原本在圖書館的自修室準備即將來臨的期末考,看到一半走去廁所回來就順便進去了借書的地方,翻起一本小說就把下午的時間用光了,看來我的生理學完了ಥ_ಥ
然後就是這本”耿直少年面對的青春不像戀愛喜劇那麼甜”,我原本想說這應該是那種笑一笑就過的爽文輕小說,看完之後發現作者有丟出滿多值得我們細細思考的問題。
男主角是一個沒有辦法對別人說謊的高中男生,內心的想法都會一五一十地說出來給別人聽,包括那些血氣方剛的男孩看到心儀女孩都會有的想法也是,換句或說,在別人面前他毫無保留也毫無修飾,也因為這樣的個性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很多的挫折。
付喪神在這裡的設定是人們的意念凝聚而生的器物精靈,將那些意念所帶著的希望寄託在器物上,並賦予了這個器物擁有可以完成那些希望的能力,而男主角因為一些原因遇到了他的付喪神雪果,她的真身是一面鏡子,擁有可以看見人們內心真實想法的能力,我覺得這對主角來說就是一個完美表現出他缺點的能力。但或許就是因為他過分誠實的性格才有辦法讓雪果成為他的付喪神。
身為一個在地的屏東人,去小琉球是一件很迅速的事。(廢話) (*´∀`)(*´∀`)
不過跟朋友一起去倒是第一次,玩起來感覺真的不一樣。
我們是騎摩托車去的,摩托車可以上船,來回一趟200元。
在小琉球騎車真的很爽,想去哪裡就那裡,隨時都可以環島(≧艸≦*)(≧艸≦*)
我高中是生物研習社的,算是校內滿大的社團,高二有幸當社長,體驗各種辦活動的酸甜苦辣。好像把大學該玩的都先玩過一遍了,哈哈。(⌒▽⌒)(⌒▽⌒)
出野外是社團的大活動,因為要一大堆人出去,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要處理,行程安排、訂房、遊覽車、殺價、請生態導覽……等。這一次出去是高二幹部們一起完成的,說真的,像這樣一次的大活動真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,不過高中生因為還要念書,所以基本上是拿肝來換的。( ̄Д ̄ ( ̄Д ̄
活動結束後收到滿多好的評價和回饋,開心!!(>y<)(>y<)學校也因此開始補助我們社團的這項活動,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。
以下是這次活動的紀錄。
「什麼是斜槓青年?」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一本書時,內心的疑惑,這個好奇心促使我翻開這本書尋找答案,也就一頭栽進去的把它看完了,第一次看完後覺得意猶未盡,便把它帶回家反覆咀嚼,慢慢讓裡頭的知識和觀念影響我的價值觀。
我必須承認,當自己對知識或觀念抱有批判性角度的思考模式時,要改變自己價值觀就不再是一個名言、一句話可以做到的了,需要有條理、邏輯的分析,要有引經據典,甚至還要人生經驗的分享,才可能令我信服。而這本書完完全全的做到了這些事情,作者將自己想要傳達的觀念,透過以上的方式,字字句句在影響讀者,憑藉著什麼?憑藉的是她提倡的全面知識結構,作者對各個領域的廣泛涉獵,包括心理、文化、生物……等,造就了她的全面知識結構,從書中就可以深刻的體認到她讀的書,遠比一般人想像的多,所以可以透過不同角度的觀點,來分析以及提倡她所想要傳達的觀念,使讀者信服,而那也是她告訴我們要成為斜槓青年的重要關鍵。
所以說到底什麼是斜槓青年?斜槓(Slash)用來間隔一個人的不同身分,將人們在各個領域的職稱用一條斜線分開,可以初步理解為擁有多職的人生,但若只是這樣就太可笑了,因為如果我早上在早餐店煮早餐,下午在飲料店搖飲料,晚上在加油店打工,那我就是斜槓青年了嗎?很顯然這並不是作者要提倡的生活態度,這樣的生活型態只代表你兼很多差而已。讓我們進一步理解為,擁有主要專長外的興趣副業,舉例來說,平常,我可能是一個醫院的藥師,下班後我在網球場培養自己的運動習慣以及累積人脈,閒暇時刻則寫部落格或文章來充實自己,甚至透過這樣的興趣來為自己打開收入的另一個渠道,最後慢慢將這些興趣發揚光大,成為一名斜槓青年。
不過很顯然的,有些興趣或者身分並沒有辦法成為收入的來源,那我們就沒有追求的價值嗎?仍然是有的,因為對斜槓青年最深層的理解是透過不同面向的追求,從而有各種看事情的角度,最後找到最真實的自己並豐富生活,而那也正是追求興趣的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