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國中的時候,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老師說:「父母和小孩的感情很寶貴,但是有些事情教了會傷感情,所以需要老師,老師就是負責傷感情的。」
說得太好了。
不可否認,父母在小孩子的一生中,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,但是有些事情並不好用父母的身分來說,有些會促使孩子成長的覺悟和挫折,也不適合父母來扮黑臉,所以需要第三者來介入,有時候是老師,有時候是朋友。
根據我之前在補習班打工多年的經驗,九成的國中生認為朋友講的話>父母講的話,再乖的小孩都一樣,不知道是不是刻在基因裡的天性,人只要出生過了12年,就會發生。
想一想也合理,孩子彼此的擔憂與顧慮、看待事情的角度,也只有孩子彼此能理解,年齡的確是一個溝通上的障礙,我們總會覺得,不同年齡的人,根本沒辦法理解自己的處境,以及我所面對的難題,甚至是我的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