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裝材料
根據是否與藥品有直接接觸,分成一級包裝材料、二級包裝材料
1)一級包裝材料(Primary package)
直接和藥品接觸的容器,目的在於保護藥品,讓藥品免於碰撞,或者是接觸到空氣、濕氣,避免染污等等。
包裝材料
根據是否與藥品有直接接觸,分成一級包裝材料、二級包裝材料
1)一級包裝材料(Primary package)
直接和藥品接觸的容器,目的在於保護藥品,讓藥品免於碰撞,或者是接觸到空氣、濕氣,避免染污等等。
近幾年,因為運動風氣越發盛行,爬山變成全民運動,加上疫情的關係,大家都往山上爬。小則家裡的附近的郊山;大則挑戰台灣知名的"百岳"。
我也不例外,上個禮拜剛好從北大武山上下來,那是個不錯的體驗。
上山之前做了不少功課,包含食物、水要揹多重、哪些東西是一定要帶、什麼情況下一定要下山……等。畢竟是自己第一次爬百岳,加上北大武的難度也不算太低,因此警慎一點是為妙
在必要攜帶的物品當中,高山症藥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建議大家每此上高山都要帶高山症的藥品,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有高山症。
有可能之前都沒有高山症的經驗,這次卻因為溫度更低、爬得更高、爬升更快…..等等,而出現高山症的症狀。
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,因為疫情的關係,四個月的醫院實習,硬生生生改成一個月的線上實習、三個月的實體實習,實習期間要上的課以及部分的報告轉成線上上課。
實習之前,擔心自己會被傳染,緊張兮兮,後來因為醫院實習生的身分而提早打到疫苗,加上疫情趨緩,就放心了不少,不得不說那陣子真的是人心惶惶,還有人因此而放棄實習,打算明年再去。
除此之外,到醫院實習的三個月,每天上班都要刷健保卡,時時刻刻都要戴著口罩,即使在部內也是要一直戴著,搞得我們實習結束,還是有很多學長姐不知道究竟是長什麼樣子。
關於一直戴著口罩這一點,我們主任有說出她的看法
TDM (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) 藥物血中濃度監測
藥物血中濃度監測,英文開頭不是Drug,也不是Medication,而是"治療"(Therapeutic)。
TDM直翻的話,叫做"治療的藥物監測",為什麼藥強調治療?
因為這些藥物在血中濃度要保持在"治療濃度"之內,大於這個範圍就會產生毒性;小於這個範圍就會無效,因此才要密切監測這些藥物在身體裡的濃度。
「這次的報告,可能會有陷阱喔!」學長如是說。
-----------
這禮拜臨床的報告是藥物不良反應(ADR),學長會給我們一組一個藥物不良反應的通報個案,並從中找出可以討論的地方,做成五分鐘的報告。
「不準多出時間,講重點就好。」學長是這樣要求的。
史蒂文生症候群 (Steven-Johnson Syndrome, SJS)
是一種很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!皮膚與黏膜會大面積受損,死亡率也非常高。
症狀
前驅症狀:一開始會出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,例如:發燒、喉嚨痛、頭痛。接著皮膚會出現錢幣大小的環狀紋,並且面積逐漸擴大,最後出現水泡。
這個月實習換單位,換到臨床藥學組實習,馬上迎來臨床組的一個大報告-Case Report,用SOAP(subjective 主觀、 objective 客觀、 assessment 評估,、plan計畫)的方式來進行。
我們醫院的實習計畫,臨床藥學組和UD(Unit Dose住院病人單一劑量藥事服務)是在一起的。
簡單來說,我們的行程就是早上做報告,下午做藥車,然後回家再做繼續準備報告的東西。
臨床藥學組,主要有幾個比較大的報告,例如:Case Report、ADR、TDM等等,每一項都會用上藥師的專業。
TPN全靜脈營養
使用TPN的病人,就是沒辦法自己吃飯的人,舉例來說:管灌的病人、短腸症的病人、癌症的病人。通常都是重症的病患。
這些病人不能吃飯,但身體依舊需要養分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,因此就用點滴的方式,將營養打進去身體裡面。
藥師說:「能吃的就不要用打的。」
癌症藥局最需要注意的是"醫療人員安全"
為什麼?因為化療藥的危害性都很高,也就是副作用很大。
這些癌症藥物對病人來說可能是解藥,但對健康的人來說,只有毒害 ,沒有幫助。
因此在調劑的過程,一定要非常小心、仔細!每個環節都要注意安全,不要讓自己接觸到藥品。
懷孕分級
A:有完整實驗證實對人類胎兒無害。
B:動物實驗顯示對胎兒沒有危害,但對人類的胎兒安全性沒有足夠的證據;或者對動物胎兒有危害,但對人類的胎兒沒有足夠研究能證實此危險性。
C:對動物胎兒有不良影響,但對人類沒有足夠研究;或者在動物或人類沒有充分研究。只有在治療效益大於可能的危險性時才建議使用。
|
成分 |
是否要漱口 |
Ventolin |
salbutamol |
標準病人:「欸唷,我的老公真的很討厭欸!昨天帶小孩子去看醫生,結果拿了一堆藥都不知道怎麼用,阿藥這麼多我也看不懂怎麼給小孩子吃,我的小孩現在還在發燒,怎麼辦啊!你看我的老公是不是很討厭」
小元仔:「哦,沒事啦~男生都這樣,可能比較忙就忘記了,沒事啦~我來教你怎麼用。」
這是我們這次OSCE考試,其中一站-小兒用藥的劇情。
CD是什麼?
今天要講的CD不是光碟。
CD是一種標記物(mark),可以稱做CD標記或者CD抗原,是細胞表面上的一種分子(醣蛋白),用於辨識身體裡的特定細胞。
通常會使用"+"或"-"符號來表示是否含有某種CD分子。
說到藥學系OSCE考試,最難的兩個就是吸入劑以及胰島素製劑,我自己私心覺得吸入劑更難一點,畢竟每個都長得不太一樣。
不過抓緊幾個重點,考試的時候依序說出來,也就不會出錯了!
<題外話>之前我EBM的題目剛好抽到氣喘,若是想精通這兩個疾病,兩個關於肺部疾病的重要Guildline,可要念熟了!
Asthma:GINA guildline;COPD:GOLD guildline
小兒用藥-藥水
1、藥水可以分成需要泡製以及不需要泡製:
需要泡製,例如:Curam、Zithromax日舒、Mycostatin
不需泡製,例如:Ibuprofen、Anti-phen、Depakine
說到OSCE,只要是在醫院的醫療人員,包括醫師、藥師、護理師,不管是實習生、pgy,都會遇到的一個關卡。
OSCE最大的特色,就是會有標準病人和考官,根據與標準病人的互動,來決定最終的分數。(之前在藥物諮詢室實習所考的Mini-CEX,面對的是真正的病人;OSCE面對的則是"演員")
每家醫院的OSCE考試多多少少有些不同,但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。
常見的化療藥物-VEGFR
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,R則是接受器(receptor)的意思。
VEGF可在體內誘導血管新生,算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必要的物質。
那我們為什麼要抑制它?
癌細胞分裂生長需要大量養分,因而腫瘤部位會有大量不規則新血管生成。